HKSR icon 香港復康會鳳凰標記

香港復康會回應施政報告

促加強基層醫療 規劃社區復康支援

 2017年10月11日,香港)行政長官於今日發表的《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報告)中,在醫療、復康及社會福利等方面均提出多項措施,以改善民生、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等。香港復康會對有關施政報告的建議表示歡迎。本會有以下針對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政策方面的即時關注:

 醫療健康方面

本會樂見特區政府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檢視基層醫療服務的規劃,行政長官亦指出需提升市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自1994年起,本會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一直推行病人自我管理的概念,故此特別歡迎政府今天對此概念的高度重視。本會認為現時不少基層醫療服務計劃已漸見成效。過去不同的醫管局服務亦已確立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經驗和推行模式,如糖尿病和高血壓。政府可進一步探討慢性病管理/「病人自強計劃」的服務模式在第二層醫療的應用,特別如中風、心臟病患者等,令有需要的病人轉介至社區支援復康服務。與此同時,建議行政長官增加資源在第二層醫療,讓不同病人及醫療及社福界專業人員協力與患者處理健康問題,達至更理想的治療效果,減少疾病負擔,並加強醫社合作,強化社區健康及護理服務。

照顧者支援方面

當政府關注病患者的同時,本會認為亦應該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援。向來大眾的關注點側重於病患者身上,而照顧者的心理以及社區支援一直被受忽略。近日社會出現照顧者的問題,清楚顯示這方面的需要。本會在過去幾年一直有提供專為照顧者以設的支援及服務,亦見到有成效,提升照顧者的心理及情緒支援。故此,在復康服務對象方面,亦需加強對照顧者之支援,為他們制定相關的服務。

復康服務方面

施政報告指出已委託康復諮詢委員會開展制定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方案》),並計劃在2019年提交報告。本會認為《方案》的檢討必須能準確及全面評估殘疾人士的服務需求,並作跨部門的人力資源規劃,才能回應各殘疾人士及其家屬的迫切需求。當局制定服務時,需確保充份吸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並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之框架。本會期望政府應該從個人、環境、社會等多個層面,考慮殘疾人士的需要,達至服務的設計能更具成本效益。

殘疾人士就業方面

就着殘疾人士就業的支援,報告提出將於2018年進一步擴大「殘疾學生實習計劃」,名額並由過往的平均每年50個倍增至平均每年100個,為殘疾學生提供在政府實習工作的機會。本會對計劃名額的增加表示歡迎,然而,增加實習名額並不等於能增加受聘機會,殘疾人士往往在實習期完結過後,未能獲得正式聘用的機會。雖然現時社會福利署及勞工處已推出不少輔助殘疾人士就業的計劃,但不同計劃的津貼模式不一,而且支援期僅半年,不但影響僱主的參與動機,亦難以協助殘疾人士持續就業。本會建議政府帶頭增聘殘疾人士,建議聘用指標2-4%,並延長現時政府職業復康及培訓服務支援期至9個月或1年,統一各計劃津貼模式,讓僱主及受聘的殘疾員工有更充裕的時間適應及磨合,更有效地協助殘疾人士持續就業。

本會期望行政長官能如施政報告中所指,本着以人為本的精神,把未來的資源「用得其所」,急民所急,造福市民,特別是長期病患者、殘疾人士及其家屬。

如欲了解本會對本年施政報告的詳細意見,歡迎瀏覽: https://goo.gl/aG2k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