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說話卻可以唱歌?!

首個中風復康合唱團

「樂隨風合唱團」不是一般的合唱團。它的成員很特別,皆是中風病患者及照顧者,因為中風及隨來的失語症令生活起了巨變。在2015年至2018年這三年間,合唱團讓他們唱歌兼寫歌,還懷著自信走出社區,於2018630日舉行「唱到甩肺音樂會」。其中的團員鮑慧媚(Dora)、詹碧常(Shirley)及Shirley媽媽跟隨合唱團的過程中,對於這個結合腦神經音樂治療 (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以及社區音樂 (Community Music)的復康方式讚不絕口。

從發出單音到唱出《喝采》

現年五十六歲的Dora,十一年前因左腦中風導致右邊身體行動不遂需要坐輪椅,說話又說不到。因當時完全沒有先兆,她感到非常傷心。出院後輾轉在不同復康中心進行治療。

在說話能力方面,Dora起初一個字也說不出口,只能發出「啊、啊」聲音,恍似變回嬰兒。她回憶道:「譬如想講『垃圾桶』,要先想一想,才知道這個東西是用來做甚麼。」。喪失言語能力,她非常沮喪。後來她到香港復康會的社區復康網絡參加言語治療,發現效果很好。經過不斷練習和找人聊天練習,Dora花了三年的時間,慢慢恢復說話能力。

2015年合唱團成立,Dora第一時間參加。她覺得學到把歌詞成功地唱出來,令她覺得開心,因為唱歌時可以將內心的情緒透過歌曲表達出來。她特別喜歡唱熟悉的歌,如《喝采》、《上海灘》等。而合唱團成員亦透過共同作曲及填詞,道出心聲,雖然大家都經歷過失去語言能力的痛苦,但只要不氣餒,繼續努力,與同行者互相支持,定能再以說話,甚至唱歌表達自己。

照顧者一同唱歌紓壓

除了中風患者之外,合唱團亦不乏照顧者的成員。Shirley媽媽憶述當時女兒在外地旅行途中突然中風,亦悲從中來。出事時正值凌晨時分,Shirley媽媽見到女兒在床上抽搐致倒於地上,起初還以為女兒睡得那麼沉,但後來發現她怎也叫不醒,於是便急送往距離四小時車程的醫院。又因為醫院設備不足,又花上另外四小時送往城市醫院救治。回到香港的醫院,足足住了兩個多星期,Shirley終於醒過來了。Shirley媽媽說:「她開始張開眼,眼光光,都認不出阿媽。你說我當時心情怎樣?」

初期為了照顧Shirley, 媽媽終日頻頻撲撲,早出晚歸,整日陪著女兒身邊,做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學說話。Shirley媽媽認為參加合唱團之後,自己很開心。當她見到女兒學唱歌之後,進步了很多,亦感到很欣慰。「以前她不會說話,不懂表達,現在都學懂講『好唔好、得唔得、係唔係』等。」

「出事那段時期真是很淒涼,但看見她現在可以說到單句,我開心了很多。她今年進步了不少,更識得同阿媽駁嘴。」Shirley和媽媽隨即互望對方笑起來了。在合唱團之間成員彼此鼓勵,看見其他成員有進步,亦會激勵Shirley自己也要努力。

音樂治療失語

音樂治療師鍾敬文提到,合唱團利用音樂治療中風,正是套用了腦神經音樂治療(Neurologic Music Therapy)的復康方式,特別用於表達性失語症,即左腦腦區受損致右半身不便的患者,左腦主要負責言語表達,但音樂方面卻不受影響。

另外,腦神經音樂治療當中的MIT(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方法,是將一句句子,配合一個新的旋律和節奏,讓患者學識唱出來。句子是日常生活會用到的句子,最後把音樂拿走,看看患者能否把句子說出來。

除了患者的言語上功能改善,情緒亦是重要一環。在復康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他們的動力和情緒。音樂正正是給患者抒發情緒,帶來動力。因患者每日要重複做多次練習,要維持持久力、專注力是很困難的,所以在音樂陪伴之下,他們可以做多些。

合唱團同時發揮社區音樂治療作用,重建立康復者的自信心、對這群體的歸屬感,配合朋輩的支持,團員對社區作出回饋和連繫,以自身經歷宣揚健康。

繼續唱到「甩肺」

音樂會的名稱叫「唱到甩肺」,原來是他們的寫照。合唱團團員,除了離世的原因,絕大部分由參加至今,都很穩定地每星期四回中心練習。有些住得遠的,要電召復康的士過來。「唱到甩肺」背後的意義是,大家都想用盡力用盡情去唱歌,將三年來的恆心和毅力,激情地唱出來,特別是唱他們十分喜歡的歌,可感受到他們澎湃的情緒。所以「甩肺」是由行動力去到內心,是用力地唱出來。

今後,「樂隨風合唱團」繼續懷著「唱到甩肺」的心,用力地唱,用力地康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