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殘疾 鳯凰展翅 豐盛人生
  • 简
  • 繁
  • EN
  • A A A
社區復康網絡
  • 主頁
  • 我們的服務
    • 長期病社區復康服務
    • 心理社交支援服務
    • 病人互助發展中心
    • 「康程式」 網上服務
    • 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
    • 賽馬會安寧頌「安晴.生命彩虹」社區安寧照顧計劃
  • 服務使用者分享
  • 週年誌慶
    • 傍住你前行 30年不斷進步
  • 最新資訊
    • 最新通訊
    • 活動回顧
  • 聯絡我們

「謝謝復康會,給我開心的晚年。」68歲的盧翠莉退休後本計劃着四處遊歷一番,卻不幸碰着疫情,還被痛症纏身,所有計劃都趕不上變化。還好,她懂得尋求幫助,並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復康會。

時至今日,Christina引發痛症的原因仍然是無跡可尋,只能推斷是心理影響生理——習慣了勞碌,沒有工作在身就渾身不自在。痛症初期,Christina睡又睡不到,煮飯又煮不到,一度感覺自己像廢人般。直到碰上社區復康網絡,有營養師、有運動班,也有做義工的機會。「這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放鬆了許多,漸漸疼痛的感覺也隨之然減少。」

在眾多課程之中,Christina最喜歡運動班,亦很感激教練不嫌其煩的教導。「我試過一日上三堂,早午晚的運動班全部都上。我女兒笑我上班都沒有這麼勤力,可見我真的很享受。」人人都知道要建立健康生活的習慣,但談何容易,一個人的動力有限。正因如此,Christina透過班組,與同路人共同努力,一起建立運動習慣。現在,她可以堅持每天早上八時起床在家做三十分鐘運動。其餘時間也盡量每天行一萬步,從廚房走到客廳,從客廳又走回廚房。

除了一星期有四天到不同中心參加活動,Christina也一直有做義工的習慣。比起獨自在家中,她更喜歡與人相交。「我印象最深刻是2022年12月11日人生第一次參加復康會的無障行者。那天很冷,我在西營盤任務點站崗,下着毛毛細雨,凍到不行。我看到一些傷殘人士來參加我們的活動,看到他們的雀躍,我很感動。我反思為甚麼自己做不到,我應該要更加努力,甚至要成為能夠幫助人的人。」雖然隨着年紀增長,她的痛症無可奈何確是嚴重了,但Christina絕不讓這打垮自己辛苦建立的健康生活規律。

Christina形容,社區復康網絡是一座橋梁,連接着她和其他有相似經歷的人以及專業的跨專業團隊。這種連結豐富了她的人際關係,讓她尋獲一群可以依靠和共享的社群,彼此分享分擔,一起學習和進步。「我很開心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我們會一起飲茶再去中心上堂,平時也會一起去步行,去吃自助餐,甚至去旅行。這兩三年間我在復康會真的得着很多,復康會的活動給我信心,也讓我認識到很多可以互相傾訴的朋友。」

追蹤及訂閱我們的頻道

Find us on Facebook Subscribe our YouTube channel
Find us on Instagram Find us on Instagram

參與我們

按此訂閱 按此捐款
按此義工 按此與我們聯繫

服務資助

社會福利署資助服務

會員機構

Community Chest Agency Member
HKCSS Agency Member
網站地圖  |  免責條款  |  無障礙聲明
Copyright © 2021 -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Rehabilitation
  • 主頁
  • 我們的服務
  • 服務使用者分享
  • 週年誌慶
  • 最新資訊
  • 聯絡我們
【罕病】下一站,無限可能 【心臟病】健康改革 終身學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