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時代的社區復康網絡

社區復康網絡現有六間中心; 此為港島康山中心的開幕典禮

社區復康網絡與病人自助組織建立深厚聯繫及伙伴關係

CRN提供健康管理課程,助長期病患者及照顧者面對長期病患。

1990年代初,香港復康會看到當時的復康政策,未有把因疾病引致的殘障納入政策討論,驅使我們開始為這群被政府忽略的病患者謀求福祉,「社區復康網絡」因而誕生。經過多年發展,社區復康網絡的主要服務亦加插「預防性質健康管理」元素,務求讓更多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

醞釀中的社區復康

1992年,政府發表「復康政策及服務綠皮書」,向公眾徵集意見,然而綠皮書對殘疾的定義只包括視覺聽覺受損、自閉症、弱智、肢體傷殘及精神病等,沒有把因疾病引致的殘障,如需要洗腎的腎病患者及因中風而引致行動不便人士,納入政策討論範圍。有見及此,香港復康會創辦人方心讓教授迅速召集五個團體,包括病人互助組織聯盟、香港復康聯盟、香港醫學會、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及香港復康聯會,成立聯席,共同討論綠皮書,為長期病患者及照顧者而設的「社區復康網絡」亦因此萌芽。

為了回應綠皮書,時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陳麗雲教授(現香港復康會副會長)團結當時的病人自助組織,成立病人自助互助會,讓長期病患者參與討論,爭取權益。經過多場聯席會議,服務定名為「社區復康網絡」。聯席後來向政府提交建議書,仔細陳述社區需要,及社區復康工作的重要性。當時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建議書反應良好,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為此撥款二千四百萬港元,展開復康會為期兩年試驗性質的社區復康網絡服務。

社區層面的復康服務

為達致全面的復康及重投社區生活,社區層面的配合不可或缺。「社區」是指服務對象為離院的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而「復康」並不單止是指恢復患者的身體機能,更著重身、心、靈全方位服務,支援病人心理、情緒及社交方面的需要;「網絡」是指跨專業團隊,包括社工、專職治療師、病人家屬、鄰舍、朋友及義工等。社區層面的復康服務更包括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包括病人互助組織及自助小組,促進醫社合作,並達致患者之間自助互助,離院後在社區仍能獲得足夠的支援。

90年代中期,社區復康概念十分嶄新,當時公眾對長期病患的認識貧乏,無從理解患病後為甚麼需要復康。透過賽馬會撥款二千四百萬港元資助,香港復康會展開為期兩年試驗性質的社區復康網絡服務,於1994年在上環皇后街開設首個社區復康網絡中心,復康會的服務使用者亦由肢體殘疾人士擴展至長期病患者。

試驗期完結後,經過努力爭取,社區復康網絡最終在1997年納入政府的恆常資助項目,並於橫頭磡設立第一個政府資助的社區復康網絡中心暨病人互助發展中心,促進病人自助組織的發展。中心一方面為自助組織提供辦公場地,另一方面亦會培訓自助組織成員掌握管理及營運自助組織,也會聯同自助組織舉辦教育活動及權益倡議工作。

社區復康網絡開拓未來

現時復康㑹社區復康網絡設有六個中心,提供包括中風、柏金遜、三高及類風濕關節炎等各種長期病患的健康管理課程。除讓患者學懂掌控病情,近年,本會亦提倡透過發展興趣改善病情,如柏金遜症患者能透過耍太極、習畫及運動,改善手腦協調及顫震問題。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與社區、自助組織及公私營醫療團體保持緊密連繫,近年因長期病有年輕化趨勢,服務重心亦加插「預防性健康管理」元素,例如將在2021年底在中西區、東區及沙田區推出三個「地區康健站」,為區內居民提供健康推廣、教育及風險評估,鼓勵他們監察自身健康狀況,預防長期病患,也為長期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服務,為長遠建立一個以疾病預防為本的醫療體系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