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復康會總裁梁佩如博士
(圖片特別鳴謝法國公商會https://www.fccihk.com/)

Dr Pamela Leung

為未建構更廣的平台

梁佩如博士Pamela1994年加入香港復康會,成為社區復康網絡開荒牛的其中一員。中心借用土地發展局位於上環皇后街的一幢三層的唐樓,Pamela記得那樓梯是木造的,每行一步都會咯咯作響。在老房子裡卻開創出一個為病患建立的網絡,當時,「網絡」一詞還未在社福界應用。朋友還問她是否轉做I.T。她解釋網絡就是平台,「讓病人在平台上發光發熱,以生命感染其他人,聚集更多人興建更大的平台。」

平台上有光

在平台裡,以病來分科,每個病科有離院預備、治療性小組、互助小組,達到自助互助的精神,「病人出院後,不但身體機能需要復康,社交心靈也需要復康。」後來的橫頭磡中心就是專門支援病人自助組織,促進社區復康、自助互助運動的發展,也展現個人充權,集體充權的可能性。她解釋病人在過程中身份轉變,由參加者變成分享員再成為組織者,鼓勵病友,也自我鼓勵。病不再負擔而是資產,是社會的資產。

「當時我負責癌症(腫瘤科),我有幸在癌症病人身上學懂何謂生命的意義!Pamela說起那些病人在生命倒數的階段,仍然樂於付出,以正能量鼓勵其他人。有位年輕的癌症病人,相識十年,最後一次見面。那位病人豁達地說:「好好生活,天堂見!」她說:「其實我已經淚流滿面,明明是我安慰他,卻是他安慰了我。」又有位基層病人說:「死,不辛苦,不捨得死就最辛苦。」明明並不富裕,卻把遺產大部份捐給自助組織,她說那份奉獻令人激動。「他們讓我知道人性很美麗,很堅忍的地方。似乎是我們幫他們,其實他們教我們很多。」

Pamela 後來離開香港復康會,於2003年回大學進修,博士論文也以癌症患者重塑意義的歷程為主題,並在大學執教。直到2014年受前總裁、亦是她的師友伍杏修的邀請,回歸到香港復康會作行政工作。「我很享受教書,也有其挑戰性。當我在學術界增進國際視野後,驚覺香港社福服務落後歐美國家起碼十年,如何把新模式落實推動,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

新服倡議

回到香港復康會,Pamela說最大的分別是:「過去我是社工,搭建的平台,是給病人與病人的。現在是行政人員,需要搭建更廣闊的平台,讓同事與同事、機構與其他機構都可以在上面合作,發揮更大的力量,推動政府政策的發展。」

像社區復康網絡的賽馬會安寧頌「安晴。生命彩虹」社區安寧照顧計劃,過去三年,讓社區生活的晚期病人,在身體症狀、心理社交、家庭溝通,以及實際生活支援都得到改善。「第二期的計劃,我們集合五間機構的長處和功能,建立一套共同模式,提升技能,服務人數都會大增。」先導計劃的成功,有望成為勞福局撥款的恆常服務。Pamela說:「倡議不限於上街叫口號,模式試驗的成功,讓政府願意投放資源作試行,也是倡議。屆時受惠的不止幾百人,而是全香港的人。」

香港復康會藍田綜合中心

HKSR Lam Tin Complex

2027年的目

不過她的目光落在更遠處,未來藍田綜合中心將會重建成為一個倡議全人健康、社會參與和共融的空間。簡單來說,跟人口老化、未來服務的發展跟人口老化、醫療需求增加、社會發展等因素,脫不了關係。Pamela說:「安老可以跟復康結合,試想長者跌倒或中風入院,體力變差,肌肉萎縮,失去居家安老的信心。如果我們可以提供過渡的、密集的復康服務,是否扭轉他們的身體狀況?」透過科技輔助的個人化服務,甚至退休人士也可以主動學習。「預防衰老退化,從根本減少服務需要,再招攬他們成為義工提供服務,才是雙贏。」

重建計劃中除現有的日間中心、運動復康等服務,更增設四百個安老宿位,二百個智障宿位。當中會參考外國院舍的設計,促進全人健康,如設曬太陽的活動空間,讓認知障礙的人士改變睡眠質素;設開放式、長者可參與的廚房,以味道及感官促進認知能力。「人手不足是否可透過科技解決?這也是我們目標之一。」同時也希望讓長者活到最後仍充滿意義。「他們透過義工服務,如廣播、分享個人興趣,再次在人生的舞台上發光。」

共融也是新大樓的推動目標,病人互助組織更會有一個共享的空間,她解釋:「如初創企業,豈止空間共用,也有意念和協作的交流。」Pamela說藍圖裡真的有一個舞台,讓傷健老幼,區內街坊或附近的學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從前她踏在老房子的木樓梯,見證一個新平台誕生,現在她期望見證舊中心被夷平,建立一個新大樓,更廣闊的平台,讓硬件可跟軟件服務的結合。「這樣的平台,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足夠,需要整個機構對未來的共同目標的肯定和祝福。」

未來藍田綜合大樓想像圖

Future Lam 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