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2024年06月
心情舒暢「萬」金油座談會
更多內容
是否有時會悶悶不樂、難以控制自己的擔憂?是否因在着身體情況情緒時高時低、心中很多記掛難以放下?作為社區復康網絡(CRN)30週年的慶祝活動之一,李鄭屋中心特邀輔導心理學家萬家輝博士在輕鬆茶聚下講解接納與承諾治療和心靈彈性如何助我們在逆境中泰然自若、在人生旅程中悠然自得,期望傍住你擁抱,生活甜酸苦辣。
2024年06月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30週年頭炮展覽
更多內容
為慶祝社區復康網絡(CRN)服務社區30週年,
2024年05月
李鄭屋中心義工重聚日及嘉許禮
更多內容
社區復康網絡李鄭屋中心舉辦了「有您真好——李鄭屋中心義工重聚日及嘉許禮」活動。此次活動是中心疫後的第一個義工重聚活動,旨在感謝並拉近與李鄭屋中心的義工們的關係。活動當天有相互認識和分享的環節,並享受了一個簡單而美好的聚餐。同時,為慶祝CRN30週年,重聚日更設有天藍色衣著比賽,響應CRN30週年的主題顏色。
2024年03月
禾輋及太平中心義工感謝日暨慶祝禾輋中心五週年
更多內容
社區復康網絡禾輋中心舉辦了「禾輋及太平中心義工感謝日暨慶祝禾輋中心五週年」活動。在活動中,香港復康會總監(服務)吳玉敏女士和高級經理張冠庭先生與支援服務職員代表一同進行了切燒豬的儀式,現場氣氛熱鬧非凡。活動除了讚揚各位義工在過去一年中的辛勤工作外,大會還安排了義工尋找職員的遊戲,以及義工深情分享他們由病患轉變為義工的心路歷程。整個活動在溫馨感人的氛圍中順利結束。
2024年03月
罕見 · 同行 —— 罕見神經肌肉退化疾病社區支援計劃啟動禮
更多內容
據香港大學數年前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全港多達11萬人患有罕見病,病人及其家屬為了治病往往疲於奔命、心力交瘁。為了向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支援,社區復康網絡與病人自助組織香港肌健協會合作,於2024年正式推出全港首個以罕見病群體為對象的「罕見 · 同行—罕見神經肌肉退化疾病社區支援(試驗)計劃」。社區復康網絡採用「社患醫協作模式」,為罕見病患者建立更全面的社區支援網絡,期望透過網上資源、電話諮詢、個案管理、疾病自我管理小組、同路人支援及心社靈服務等,為18歲或以上懷疑或初確診罕見神經肌肉退化疾病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適切協助。
2024年01月
「香港安寧照顧服務社區調查2023」新聞發佈會
更多內容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6年撥款近5.2億港元,推行為期十年的「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計劃合作夥伴包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香港老年學會、基督教靈實協會、社區復康網絡、聖雅各福群會,及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計劃旨在協助改善社區晚期護理服務的質素,以及為相關服務的專業人員提供培訓,並舉辦公眾教育活動。計劃合作夥伴之一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於去年第三季委託社會政策研究公司進行調查,發現約七成受訪者從未聽過何謂「安寧照顧」,更有大部份受訪者分別表示從未聽過「預設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對生死議題的認識十分貧乏。
2024年01月
照顧者感謝日暨展能藝墟
更多內容
2023年10月
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啟動禮
更多內容
賽馬會「柏動愛」柏金遜症關懷計劃 (2023-2026) 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由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及護理學院與社區復康網絡合辦,旨在為柏金遜症相關社群建立全面及可持續的社區關懷服務模式,推廣「早關注患症風險、早診斷並接受復康支援、早護理身心健康」,同時推動整體社會參與關懷柏金遜症。社區復康網絡在推行賽馬會「柏動愛 」柏金遜症關懷計劃——社區復康支援服務上配合應用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系統(ICF),為患者及照顧者提供個案式的社區支援及復康服務配對,以加強身心適應,並連繫同路人,提升應對柏金遜症之能力及生活質素。
2023年10月
風與同路 —— 關注中風健康展覽
更多內容
為響應「世界中風關注日」,太古地產愛心大使計劃、香港大學中風研究組、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和新健社在太古城中心推出「風與同路」關注中風健康展覽,提升公眾對中風成因、預防及治療的了解,關注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展覽一連三天,為市民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及諮詢服務,協助公眾認識中風徵兆及預防中風,同時透過展覽,為照顧者提供全面的社區資訊及支援。展覽亮點:免費健康檢查及諮詢服務 ;血壓計慈善義賣; 著名插畫家共同策展,為患者及照顧者打氣。 另外也可體驗全新推出的中風復康智能「自」療師服務;展覽內並設有互動遊戲 ,答中問題可獲贈精美禮物。
2023年05月
飛鏢鳳凰比賽
更多內容
比賽由社區復康網絡李鄭屋中心主辦,並邀請到九龍西傷健中心參與。此計劃有創意地結合競技性運動和心理社交手法,透過體驗式的飛鏢運動促進中風及心臟病患者更加有效地應用接納與承諾治療的手法去面對各種自我評價負面想法和感受,例如覺得自己無用,做不到等負面想法,以及焦慮沮喪低落等負面情緒。從而有助提升他們心理質素去面對康復歷程的各種起與落。飛鏢運動歸為一個相對新穎的介入手法,較輕易吸引到和受惠到年輕的患者、男士患者和身體受到明顯限制的患者參與,有效增加社會參與度,藉此進一步提升個人形象的成功感、信心感和能力感,自我價值感,更好地實現生命的轉化。
2023年05月
《從無助到互助》繪本正式出版
更多內容
「生病」二字也許很可怕。若有人陪伴會好一點嗎?在插畫師Error、社區復康網絡團隊和病人組織的同心協力下,繪本正式出版,實體版已經在幾次院校及中心交流活動中派發。歡迎各位分享電子版繪本,將病友的互助精神傳揚出去!
//繪本內容:阿芳在某一天,發現兒子阿B出現了抽搐、發出怪聲的徵狀,並受到了周遭人們的歧視,認為是兒子頑皮。彷徨的阿芳去求醫,卻未能找出阿B的病因。為了照顧兒子,阿芳更辭掉工作……此時無助的阿芳,到底如何可以找到協助,甚至踏上互助之旅?//
特別嗚謝參與是次繪本創作嘅病人組織: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利民社區網、香港造口人協會、童膚樂聚、香港妥瑞症協會
2023年03月
心靈啟動之旅 —— 心靈「承·接」行動 成果展示及分享會
更多內容
2023年03月
「菲躍心臟復康學堂」啟動禮暨新聞發佈會
更多內容
根據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80萬人死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ACS)。現時,ACS患者完成「通波仔」手術後,平均只有2成人參加復康課程,當中年輕在職康復者參與復康的比率最低,情況不理想。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與「關心您的心」計劃自2023年至2025年期間合辦「菲躍心臟復康學堂」,冀每季舉辦一個課程,吸引上班族ACS患者參與心臟復康。社區復康網絡總共會籌辦8個不同類型的活動或課程,包括生活技能、運動、理財及興趣4大方面,並安排於平日晚上約8至10時或周末舉行,方便康復者下班後參與,期望透過不同形式的課堂主題吸引患者參與、了解心臟復康的重要性,從而建立健康生活。
2023年01月
「罕出藝術︰罕見的神奇力量」展覽開幕禮
更多內容
「罕出藝術」展覽,由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主辦,香港中文大學罕出藝術學生團隊,以及兩個罕見病病人自助組織「香港肌健協會」及「銅心同行——威爾遜氏症病人組織」協辦,是以社區藝術作為公眾教育及倡議媒界,讓罕見病患者參與、互助互動及充權的實驗計劃。兩位創作人Tiger和Daisy分別以攝影和畫作,分享他們極罕有但讓人極有共鳴的世界觀。展覽名「罕出藝術:罕見的神奇力量」中的「罕」,呼應「罕見病」(Rare Disease)。罕見病顧名思議,是極少人患上的病症,據報全球約有八千種罕見病,有研究指全港罕見病患者人數高達11萬。
2022年11月
社區復康網絡新形象新登場【復康時刻傍住你】
更多內容
籌備已久,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的新面貌終於面世!全賴大家一直的支持,社區復康網絡才可以在復康路上傍住大家。這些年來,社區復康網絡一直致力為長期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的復康服務,由社工、心理健康主任、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等組成跨專業團隊,為長期病患者提供支援,提升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並促進同路人自助互助,提升患者面對長期病的能力,提升生活質素。2022年11月,社區復康網絡推出嶄新形象——【復康時刻傍住你】,為社區復康網絡換上新貌!標誌革新,理念不變。是次更新,渴望為社區復康網絡注入新力量,以更溫和,更親民的視覺元素,助社區復康網絡肩負使命,一如既往做好服務。社區復康網絡,時刻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