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點體諒,多點明白。在婚姻誓約裏面,我答應過照顧她一輩子。」
說得容易,但要兌現出來豈能不費力?徐先生已經照顧太太超過25年。徐太在30多歲時被診斷出心臟病,需要進行換心瓣手術。過程中,徐先生無微不至地照顧太太,隨着時間的推移,太太的身體逐漸康復,生活也恢復正常,甚至每天去南華會游泳。然而,當徐太52歲那年,她一如往常地去游泳,卻在泳池突然中風,情況更是十分嚴重。徐生趕到醫院,卻找不到太太,更發現她自己逃離了醫院。徐生的心如墮入谷底,腦袋一片空白,只能在街上四處尋找太太。這一幕成為徐生難以忘懷的記憶⋯⋯
幸好,最終徐生在家附近的銀行找到了太太。原來,她當時非常害怕住院,很想回家,即使已經中風,頭腦不清晰,無法說話,但仍然能夠行動,於是她私自離開了醫院,讓所有人都十分擔心。事情平息後,經過徐生多番鼓勵,太太同意到東華東院接受復康治療,而徐生亦會盡量安排時間陪伴她去。過程中,他發現太太對唱歌有反應,於是用歌曲鼓勵她表達和練習,逐漸太太的語言能力恢復到七成。
同時,徐生也面臨越來越大的照顧壓力——太太變得情緒不穩定。中風後,太太變得易怒,固執,很容易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需要接受精神科的治療。每次覆診,徐生都在她身邊。但太太的狀況時好時壞,有時甚至吵鬧到影響鄰居,甚至不肯吃藥,直接丟掉。更不幸的是,太太後來又經歷第二次中風,行動能力受到影響,日常生活的照顧負擔更加沉重。雖然在徐生上班時其他家庭成員會照顧太太,但需兼顧工作和照顧的壓力,徐生感到無助,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雪也有融化的一天。在參加社區復康網絡的課程和工作坊後,太太的行動能力大大進步,她還加入了由中風康復者組成的「樂隨風合唱團」,繼續進行表達練習,在情緒方面也逐漸穩定。
徐生說他能堅持下去是因為三個關鍵。首先,他強調處理自己情緒的重要性。無論多忙,他總會預留時間做運動,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其次,每當感到困難重重時,他會想起自己孩子和孫子聽話懂事的模樣,藉此成為他前進的動力。最後,他說:「可能聽起來有點老套,但和她結婚是上天給予的恩典,我們承諾終身相伴,不離不棄。她生病了,但她也不想。她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對她的關愛。」正是他滿滿的愛,讓他和太太仍能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