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顧者一職,背後除了是懷着對家人無窮的愛,更是無私的奉獻精神。Connie照顧患黃斑病變和糖尿病的丈夫經已三十多年,多年來遇過的打擊不少。但為了家庭,她一直堅持下去。
1980年,Connie的丈夫突然患上黃斑病變,醫生更指丈夫雙眼會在未來十年一併發病。當時Connie手抱年僅四歲的女兒,肚裏懷着未出世的兒子,頓感㥬惶無助,任憑眼淚隨即落下。自此,Connie便踏上照顧者之路。幸好丈夫的眼疾在數年內並沒有惡化,事件可以暫告一段落。然而,丈夫在七年後卻被診斷第四期糖尿病。由於病情嚴重,丈夫必須馬上接受藥物治療並控制飲食。由於丈夫熱愛美食,控制飲食自然是個艱鉅的任務。每每在這個話題上,夫妻間的爭執亦隨之而來。順服的Connie,每次都默默忍受丈夫的脾氣,更甚是那些令人心痛的恨話。
直到三年前,Connie在朋友的邀請下成為香港復康會的義工,並加入「SMARTCare · 有您友里」照顧者支援網絡計劃。身旁的朋友不忍心看見Connie每天過着刻板的照顧生活,便將她介紹給中心的社工。慢慢,間中頂替朋友擔起接聽電話的義工工作的Connie,一做便做了三年。這三年間,Connie從義工工作中培養到勇氣和自信,令她在與人溝通時變得堅定。此外,Connie透過「SMARTCare」計劃的水墨畫興趣互助小組覓得一群同為照顧者的同路人,彼此分享心事和照顧心得,互相學習和分憂。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社工葉姑娘三年來對她的鼓勵,給予Connie前行的力量。藉着在社區復康網絡的義工經驗,Connie在丈夫面前開始強硬,卻意外發現丈夫的脾氣竟因此有所改善。丈夫意料之外的改變讓Connie的照顧壓力有所舒緩。而Connie亦隨義工工作和中心活動變得忙碌,與丈夫的相處時間減少,卻在無形間改善了夫妻關係,減少了爭執。這件事令Connie明白到,為彼此留下適當的空間亦是維繫關係重要的一環。
Connie發現自己不僅是一個照顧者,還是一個堅強和獨立的個體。她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照顧他人上,更體現在她對自己的關懷和成長上。縱然擔起照顧者一職是一個漫長而有挑戰性的旅程,但也是一個充滿成長和發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