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識放下,才能讓自己好好過日子。
白玉成為照顧者已經二十多年。這些年來,她一個人擔起了照顧三位家庭成員的責任,既要照顧患有癌症的父母,更要照顧因年邁患上不少老人病並獨自在護老院的姨母。本來,父親與白玉一起照顧患有膀胱癌的母親。但由於父親一直都很擔心太太的病情,處處遷就,承受她的壞脾氣,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最後,父親腦裏的良性腫瘤也因壓力而發展成腦癌。
由母親病發,白玉便辭去自己的工作,與父親一起經營父母的小販生意。白玉一心以為家庭成員會成為支持她的力量,誰知,現實卻是殘酷。雖然白玉有不少兄弟姊妹,但他們都無法分擔照顧父母的工作。台灣遠在台灣,未能掌握實際情況,也幫不到多少。而哥哥,因父母重男輕女從少被寵壞,從不理會父母。到頭來,只剩白玉一人默默承受起所有的照顧壓力。
家人不單沒有替白玉分擔壓力,更令她身陷兩難之間。「我真的沒有想到,原來照顧工作會影響到別人。」白玉直言照顧工作本身並不太辛苦,但因忙着照顧家人而與自己的家庭關係變差才是最難受。由於白玉大部份的時間都用在盡心盡力地照顧父母和姨母,她和自己成家後的家人相處時間大大減少。家人之間的微言也開始發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白玉試過「爆煲」。白玉清晰記得,自己曾累到連乘坐巴士的氣力也沒有,只能截的士盡快回家休息。
雖然並沒有家庭的支持,但白玉慶幸自己身邊有關心她的鄰居和朋友,支持着她一路走來。自幼受重男輕女的家庭影響,白玉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因而承受了不少脾氣和壓力。參加社區復康網絡的義工課程和活動後,白玉認識到能夠盡訴心底話的同路人,亦學懂如何表達自己,拒絕別人,性格比以往更自信。而且,身心力行的義工工作除了帶給白玉成功感, 更讓她學懂施比受更為有福和不斷學習的精神,使她變得開朗自在。
世間很多事情如沙子一樣,我們愈想去捉緊,便愈是流走。放下執念,或許就能得到一個不一樣的結果,甚至是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