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顾者一职,背后除了是怀着对家人无穷的爱,更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Connie照顾患黄斑病变和糖尿病的丈夫经已三十多年,多年来遇过的打击不少。但为了家庭,她一直坚持下去。
1980年,Connie的丈夫突然患上黄斑病变,医生更指丈夫双眼会在未来十年一并发病。当时Connie手抱年仅四岁的女儿,肚里怀着未出世的儿子,顿感㥬惶无助,任凭眼泪随即落下。自此,Connie便踏上照顾者之路。幸好丈夫的眼疾在数年内并没有恶化,事件可以暂告一段落。然而,丈夫在七年后却被诊断第四期糖尿病。由于病情严重,丈夫必须马上接受药物治疗并控制饮食。由于丈夫热爱美食,控制饮食自然是个艰巨的任务。每每在这个话题上,夫妻间的争执亦随之而来。顺服的Connie,每次都默默忍受丈夫的脾气,更甚是那些令人心痛的恨话。
直到三年前,Connie在朋友的邀请下成为香港复康会的义工,并加入「SMARTCare · 有您友里」照顾者支援网络计划。身旁的朋友不忍心看见Connie每天过着刻板的照顾生活,便将她介绍给中心的社工。慢慢,间中顶替朋友担起接听电话的义工工作的Connie,一做便做了三年。这三年间,Connie从义工工作中培养到勇气和自信,令她在与人沟通时变得坚定。此外,Connie透过「SMARTCare」计划的水墨画兴趣互助小组觅得一群同为照顾者的同路人,彼此分享心事和照顾心得,互相学习和分忧。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社工叶姑娘三年来对她的鼓励,给予Connie前行的力量。借着在社区复康网络的义工经验,Connie在丈夫面前开始强硬,却意外发现丈夫的脾气竟因此有所改善。丈夫意料之外的改变让Connie的照顾压力有所舒缓。而Connie亦随义工工作和中心活动变得忙碌,与丈夫的相处时间减少,却在无形间改善了夫妻关系,减少了争执。这件事令Connie明白到,为彼此留下适当的空间亦是维系关系重要的一环。
Connie发现自己不仅是一个照顾者,还是一个坚强和独立的个体。她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照顾他人上,更体现在她对自己的关怀和成长上。纵然担起照顾者一职是一个漫长而有挑战性的旅程,但也是一个充满成长和发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