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慢病自我管理


「康程式」簡介
為了讓關注健康人士更容易接觸專業的健康及疾病管理知識,香港復康會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及捐助,成立香港復康會賽馬會學習及支援中心,以及開展為期三年的「康程式」計劃,建立網上學習系統及應用程式,利用資訊科技的普及和便利,達到本計劃目的
了解更多:進入「康程式」網頁:
https://www.e2care.hk/

中醫食療

傳統中醫強調早防、早治的積極觀念。由於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未病到已病,即從非器質性病變發展至器質性的階段,一旦身體構成了實質性損害,施治就困難得多。因而中醫推崇防病而不是治病,高明的醫師往往能夠在早期察診,使病人在未病之前採取各種預防措施預防,這就是 「上工治未病」的意思 。 最初,古人對身體或疾病一無所知,出於本能地為了擺脫疾病之苦,只有通過各種心身調節手段,來適應嚴峻的生存環境。由此逐漸認識到生命活動與自然秩序的相應關係,這些知識經驗不斷累積,成為提高生存質量的保證。「陰陽五行」便是古人從觀察和認識自然界運作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套整體觀,成為防治疾病的中心思想。在整體觀的影響下,中醫認為宇宙是以一種生生不息的規律運行的,人屬於它的一部分,天生就有與自然規律變化相適應的能力,產生不同的生理或病理反應。所以人應充分認識、順應並利用這一規律,主動地把自身與生存環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所有違反自然規則的事亦應加以制止。這一切所要求的,就是怎樣去整合、平衡、聯繫、和諧、互動、協調、均稱等等,以保持個人心身安康。
中醫預防保健以改變扭曲、不和諧的生存方式為宗旨,主張根據人生 每個階段的生理與心理 需要,小心保養生命。這一整套有關增進體質、防病防衰的觀念和方法是中醫特有的,非常富有中華文化色彩。所謂「養生」在古時又稱為「道生」、「攝生」、「養性」。它以中國哲學為理論基礎,通過身心結合的調養方法,來實現對生命的重新認識和自我改造。

古代講究養生的人把 「精、神、氣」稱為人身三寶,將之視為健康與否,或是疾病順逆的重要指標。

「精」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基礎,有先天與後天之分,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它參與了生殖、生長、發育、衰老、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

「氣」是推動生命活動的動力,由水谷之精氣,及吸入的空氣合併而成。可以理解為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這能量流遍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一切精神活動的概括,如意識、情緒、知覺等。

「精、神、氣」三者相互資生、相互助長;精充,氣足,神旺,是人體健康的保證;精虧,氣虛,神疲,是人體衰弱的原因。益氣、保精、養神是養生之根本,各種養生方式不外乎對這三方面進行調養。

中醫整體觀注重綜合調養,全面考慮生命中各個環節,涉及內容有順四時,慎起居,調飲食,戒色慾,調情志,動形體,以及利用 藥物、 針灸、 按摩推拿輔助等。具體運用時,則因人、因時、因地而分別實施,不會一概而論。養生保健既要方法適宜,亦須持之以恆。

曾啟智中醫師

註冊編號:005163

營養資訊

健康飲食模式介紹 – 地中海飲食法 (*資料只供參考,請向您的營養師諮詢是否適合採用地中海飲食模式)

地中海飲食法是很受現代營養學推薦的一種飲食模式。近年不少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法對減低心臟病及認知障礙症﹝尤其血管性認知障礙症﹞風險有一定作用。其中美國科學家小組一份研究指出,近6000名的長者中,嚴格遵循「MIND飲食法」﹝結合了「地中海飲食法(Mediterranean diet)」和「控制高血壓飲食法(DASH)」的飲食法﹞能有效減低認知障礙風險達30%至35%;即使不是嚴格遵循,出現機會亦可降低18%。

地中海飲食特色

以蔬果為基礎,配合全穀類、豆類食物,肉食上則減少紅肉攝取,主要進食魚及海鮮,亦會選用初榨橄欖油等。

MIND飲食法

把食物分成應該吃的10種「健腦食物組」和應該避免的5種「不健康食物組」。

10種「健腦食物」:包括綠葉蔬菜、沙律或其他蔬菜、堅果、雜莓、豆類、全榖類、魚類、家禽、橄㰖油和葡萄酒

5種應該減少進食的「不健康食物」:包括紅肉、黃油、芝士、甜食和油炸食品

MIND飲食法強調經常進食綠葉蔬菜,每週至少進食6份。此外,一個人每天至少食用3份全榖類主食、一份沙律、一種蔬菜、以及一杯葡萄酒。同時,每週至少吃5次堅果、3次豆類、兩次禽肉和雜莓以及一次魚類。至於應減少進食的食物,建議紅肉每週不超過4份,黃油每天不超過一湯匙,芝士每週不超過一次,甜食每週不超過5次,油炸食品每週不超過一次。

參考資料:

《信報》專欄《認知無障礙》(2017年8月9日)

作者 區頴芝醫生- 中大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臨床專業顧問及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保健餐單

不日更新,敬請留意。

保健運動

香港復康會《復康加油站-家居抗疫運動篇》

精靈「不倒翁」

精靈「不倒翁」

長者身體機能退化,跌倒意外普遍,輕則擦損瘀傷,嚴重可致殘障及危及性命,實在是不能小覷。在香港,65歲以上在社區居住的長者中,每年大約每5人便有1人曾跌倒,而跌到的人當中,超過七成會受傷,包括頭部創傷及骨折。

常見的跌倒後果

 擦傷、瘀傷、疼痛、扭傷、關節脫位、骨折
 減低活動能力、減低對活動的自信
 頭部創傷、死亡

誰比較容易跌倒??

內在因素

 身體機能衰退:如視力、聽力、反應、肌力、平衡力、不穩定血壓等
 長期病患:如關節痛、糖尿、中風、帕金森氏/栢金遜症、腦退化症等
 其他:曾跌倒、個人情緒、固執的性格、過份自信、心急大意等

外在因素

 環境:如欠缺扶手、不平坦路面、昏暗/太光環境、狹窄通道/雜物太多、地面濕滑、高度不合適的坐椅
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不合適衣服及鞋、不適當使用助行器等

怎能辦!? 能減低這跌倒意外的發生嗎? 可以!識別並改變可改善的跌倒風險。

教育正確的資訊

 多注意身體狀況:如頭暈、太疲倦或不適時應坐下/躺下休息
 凡轉姿勢後作一次深呼吸,減慢動作,切忌心急
 定期檢查視力,如有需要,配戴合適的眼鏡
 坐於床上/椅上穿著下身衣物
 裙/褲不易過長
 選擇舒適、大小合適、有防滑鞋底及能調教鬆緊的鞋
 正確地使用合適的助行器 (定期留意膠塞磨損程度/手柄鬆脫/裂紋/锈蝕等現象)
 使用及膝高度而有足夠承托力的坐椅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有系統、適量及合適的運動

確保環境安全

 保持通道暢通,減少雜物
 使用穩固的防滑地毯
 常保持地面乾爽/地面濕滑時不走動
 保持光線充足 (適中光度,黃燈泡比較適合,安裝床頭燈/走廊安裝長亮小燈-晚上用)
 適當地安裝扶手

參考資料:
http://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nov2013_chin.pdf

醒腦提神

自健資訊醒腦提神

訓練方式日新月異,本中心亦與時並進,利用互聯網及平板電腦的電子應用程式來做認知訓練,從而提升服務使用者的認知能力,同時亦令訓練變得更多元化及富趣味。本中心亦鼓勵服務使用者家屬閒時或家中利用互聯網及平板電腦進行認知訓練,寓訓練於娛樂,加強認知能力。

電子應用程式 / 網上資源

1. C-Rehab 電腦復康訓練資源站 (網上資源)

http://crehab.hk/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C-Rehab 電腦復康訓練資源站」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旨在透過應用資訊科技,為復康工作者及家長提供多元化互動式的網上訓練教材,增強智障人士、長者及不同學習障礙人士的能力和知識,以達至教育、復康及治療的目標。此外,透過我們的網上訓練平台,讓不同殘疾人士增加機會接觸及應用資訊科技,以達至「數碼共融」為整體目標。

2. 腦友導航icon腦友導航 (Android)
專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而設的手機應用程式,包括以功能:智晴寶「認知訓練遊戲」、「生活實用貼士」、「用藥提示」、「定位追蹤」等
內有三個認知遊戲,分別為 眾裡尋「他」、圖案對對碰 及 社區生活排次序

 : 專注力, 記憶力及自理能力

腦友導航_screenshot腦友導航_screenshot2

3.老有所E (IOS)

「老有所E」包含13個與長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認知遊戲,按照長者不同的認知能力或興趣,選擇不同的級別及遊戲作訓練領域,藉此增加社區長者對認知訓練的動機和樂趣。

 : 專注力, 記憶力

4. 健腦網大腦健身 (網上資源)

https://www.loveyourbrain.org.hk/zh-hant/健腦室

 「健腦網」除了讓大眾認識人體腦部結構及功能、保持腦部健康的方法、保腦食譜以及健腦新資訊外,網站透過「健腦遊戲訓練系統」,超過25個健腦遊戲以鼓勵長者持續進行認知訓練

 : 專注力, 記憶力, 計算能力, 排序及解難能力

5. Animals Memory Game (Android)

: 記憶力

6.  Tangram (Android)

訓練: 排序及解難能力

7. Shape sorter (Android)

: 專注力, 感知能力

8. Coloring & learn (Android)

項目: 專注力, 感知能力

9. Maths for kid_icon Maths for kid (Android)

: 計算能力

10. Marker Maze (Android)

: 專注力, 排序及解難能力

11. Kids pre- school puzzle Lite_iconKids pre- school puzzle Lite (Android/ IOS)

: 專注力, 感知能力

自健程式

香港復康會-共融無「癇」

– 共融無「癇」是由香港復康會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香港腦癇學會、香港協癇會及香港腦科學會協辦。

– 共融無「癇」是可擕式電子病歷和腦癇症的教育工具,旨在提升腦癇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醫護溝通和大眾對腦癇的認識,創建共融社會。

– 應用程式之功能包括: 可儲存及列印之個人病情紀錄,如發作紀錄圖表、服藥紀錄和覆診提示等;腦癇症醫學和藥物資訊、社區資源等。

– 患者可透過程式與醫護人員、家人及親友溝通病情,達至更佳的醫療效果和適切的支援。

– 此外,程式是一個公眾認識腦癇症的社交媒體,提供有關腦癇症的正確認識、發作處理方法等,建立一個關愛和共融的社會環境。

         

//

香港耀能協會-「通話易」

「通話易」由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與香港耀能協會共同協作研究,運用人工智能和雲端輔助通訊技術,配合由香港耀能協會研發、涵蓋生活化溝通內容的圖像辭彙庫,讓未能有效運用口語方法(說話和文字)與別人溝通的人士,例如中風病患者、大腦麻痹患者、或因疾病或手術影響語言能力的人士,進行流動電話式通訊。

//

FG無障礙生活平台 (*FG = Free Guider)

透過FG 無障礙生活平台,你可以隨時隨地找尋到各種無障礙資訊以及外遊路線指南,包括各類社會主要設施,例如大小購物商場、學校、餐廳、公園、各大旅遊景點及無障礙服務相關機構等。生活平台除了為用戶詳細介紹景點、交通以及無障礙資訊外,亦提供各類主要設施的無障礙指數及點評。用戶除了可以瀏覽其他用戶的評論外,更可以透過我們網站的社交 平台,即時分享親身的經歷,從而促進會員之間的交流。我們亦歡迎用戶提供身一身經驗,幫助我們改善及更新網站所有無障礙資訊。

//

其他健康資訊

不日更新,敬請留意。